馬祖戰地之旅,花四天三夜的時間,踏遍馬祖北竿、南竿、西莒、東莒四島,一覽旅遊必訪美麗景點。
(一)北竿
1.大坵島梅花鹿-位於北竿島橋仔村西北方,距離僅200公尺,島嶼面積0.69平方公里,梅花鹿是大坵的新住民,目前約200餘隻,媲美日本奈良的「大坵生態樂園」,遊客登上大坵碼頭,立刻被一群可愛的梅花鹿包圍,等待遊客餵食桑葉或牧草,大坵生態步道約500公尺,環島步道有豐富草原及生態景觀,到馬祖不妨安排一趟極具特色的「大坵島梅花鹿生態環境之旅」。
2.短坡山-位於壁山與芹山間,昔日重兵駐守重要據點,營區與坑道保留完整,感受戰地氛圍,景觀台可以遠眺北竿風光及北竿機場飛機起降。
3.馬祖播音站-興建於1979年,負責對中國沿海心戰喊話,曾是東南亞輸出功率最大的播音站。播音站位於高地視野遼闊,可全覽芹壁聚落,為遊客必訪打卡景點。
4.芹壁村-有著「馬祖地中海」美譽,亦有「小希臘」之稱。走進聚落裡,一座座傳統閩東式建築石頭屋,彷彿置身懷舊古城。
5.37據點-軍事要塞,從觀景平台俯望坂里沙灘及遙望午沙軍港,美景令人流連忘返。
6.坂里大宅-北竿鄉坂里大宅古厝具百年歷史,200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保存閩東式建築聚落。
7.藍眼淚-海面上一大片螢光藍,其實是一種渦鞭毛藻,會發光的夜光蟲。
8.沙灘夜踩星沙-星沙是一種生物,有「海上螢火蟲」美名,以渦鞭毛藻為主食的介形蟲。
(二)南竿
1.媽祖巨神像-由365塊花崗岩雕琢而成,神像高度29.6公尺,正好是馬祖四鄉五島總面積。遠觀媽祖像,如乘船在海上航行。「星光祈福坑道」原是戰爭時期之坑道,坑道入口上方是媽祖遶境時使用的神轎,在進入坑道時,要鑽過轎底,是非常有趣的體驗。
2.馬港天后宮-又稱馬祖境天后宮、南竿媽祖廟,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南竿鄉,奉祀海神媽祖的廟宇,香火鼎盛,是馬祖的海上守護神與信仰中心。
3.枕戈待旦紀念公園-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南竿鄉的紀念公園,是馬祖戰地時期精神堡壘,現在是福澳港進出馬祖門戶地標。
4.八八坑道-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馬祖列島南竿鄉牛角嶺一條隧道,全長273公尺(包含副坑道長度),坑道口兩旁擺滿酒甕、上方有「八八坑道」四個字,走進坑道,內部相當涼爽,可儲藏酒窖,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所構成,過去為戰車坑道。
5.馬祖酒廠-位於南竿鄉復興村牛背嶺山脊,成立於民國45年(西元1956年),廠內設置有展示室及多媒體簡報,生產酒種以大麴酒、高粱酒及陳年老酒最受民眾青睞。
6.北海坑道-為馬祖地區特殊的「戰地景觀」,位於鐵板海岸線,呈「井」字形交錯水道,水道高18公尺,寬10公尺,長640公尺,步道全長700公尺,走完一圈約30分鐘,為戰略需要的「地下碼頭」。
傳統搖櫓船-北海坑道登船碼頭為浮動性碼頭,由專業船夫用搖櫓的方式,進入戰備坑道,見證鬼斧神工地下碼頭工程,大家不用出國到義大利威尼斯,也能體驗水道中划行樂趣及欣賞美麗戰地景觀。
7.大漢據點-又稱南竿43據點,位於南竿南方鐵板海岸線上,坑道寬約1.5公尺、高約2公尺、主支坑道合計約230公尺,控制莒光方向水道,戰略地位重要,很慶幸有機會,親身體現規模最大最壯闊戰地景觀。
8.鐵堡-深度體驗馬祖戰地風情的景點,位於仁愛村鐵板海邊上獨立岩礁,地形險要、易於觀測海面動靜,岩礁內部鑿空,上面覆以水泥粉刷迷彩漆料掩體,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、碎玻璃與鐵條,佇立於浪濤中,展現「鐵血剽悍、海上堡壘」的氣勢。
9.津沙聚落-南竿最接近大陸漁村聚落,因金砂般細緻沙灘得名,後改名津沙,是南竿著名的IG打卡景點。津沙聚落位於雲台山下,經典石厝群建築,具百年歷史,保有古樸石頭屋美感。
(三)西莒
1.菜埔澳地質公園-位於馬祖西莒東北側,隸屬田沃村,佇立在懸崖古老碉堡,具有獨特海蝕景觀地理特色,沿岸花崗岩錐狀形自然地貌,形成懸崖、險礁等,是西莒海蝕奇景秘境。
2.蛇島-位在西莒西側外海,又稱蛇山,是由四座島礁所構成,一字蜿蜒排開,宛若長蛇盤據於海中,蛇山離西莒本島很近,以連島礫灘與坤坵聚落相連,因地形與海流關係,形成著名的「方塊海」景觀,為西莒限定絕美風光。
3.坤坵沙灘- 馬祖最美的沙灘,位於西莒島西端,廣闊、細緻沙灘,生態豐富,美景讓人驚艷。
4.一四哨景觀步道-「14哨」原為空軍防砲陣地,位於田沃村東側制高點,用花岡岩堆砌成步道,步道兩側以廢棄的砲彈殼,作為燈罩路柱造型,相當有戰地特色。
5.田沃老街- 田沃聚落曾是西莒島上最繁華的村落,具有閩東建築特色的古厝。村落許多石頭屋,有的甚至有百年歷史。
6.有容路榕樹隧道-西莒綠色秘境,位於西莒青帆村通往西坵村「有容路」,一條長約500公尺榕樹林蔭大道,茂密枝葉交錯於道路中央,形成美麗ㄇ字型隧道。
(四)東莒
1.東莒大埔石刻 - 大埔石刻為連江縣縣定古蹟,位於東莒島南端,為了避免古蹟受損,建有「懷古亭」保護真跡,岩盤碑文記載明萬曆年間沈有容將軍捉拿倭寇豐功偉績,字跡乃當時工部右侍郎董應舉題文,為馬祖早期倭寇猖獗,留下珍貴歷史見證。民國77年內政部指定為碑碣類第三級古蹟。
2.福正聚落 - 位於東莒島北端福正村,曾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,村落閩東建築形式多為簡單的二落水、亂石砌,現在約十戶人家居住,寧靜純樸,為當地珍貴文化遺產,獨具人文氣息傳統聚落。
3.東莒島燈塔 - 又名東犬燈塔、東莒燈塔、位在東莒島的東北方,為便於辨別福州方位,燈塔造建於清同治11年(西元1872年),1988年內政部評定為國定古蹟,在台閩地區現存以花崗石材建造洋式燈塔。外觀漆成雪白色,燈塔高度約19.5公尺,光程達16.7浬(約31公里)。
4.東莒大砲連景區 - 與東莒島燈塔相連,曾是軍事重地,建有碉堡、榴砲等,現為馬祖軍事旅遊景點。
5.東洋山步道 - 位於東莒島東方峽角,步道由花崗岩構成,全長1.5公里,步道平緩輕鬆好走,沿著陡峭崖壁建造。神秘小海灣上方-360度觀景台,輕鬆欣賞壯闊美景,陡峭崖壁景觀,彷彿置身歐洲小島。
6.神秘小海灣 - 位在莒光福正村南面,海灣在海水侵蝕作用下,隨處可見海石柱與海蝕溝,形成優美獨特的地質景觀。
7.大埔聚落 - 位於東莒島東南方,是東莒僅次於福正聚落的第二大傳統漁村,全盛時有50多戶、200多位居民,也是馬祖地區唯三的聚落保存區。
張貼留言